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入学教育作为研究生生涯的“第一课”,与过程教育、毕业教育共同构成研究生教育的完整链条。为更好地帮助研究生新生快速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结合学校实际,现将2025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原则与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和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价值引领、目标导向、多元协同、分类实施”的原则,突出研究生的“研”字特征,科学规划内容与方式,确保入学教育做到2025级博士、硕士研究生全员覆盖,引导研究生新生坚定理想信念,做好学业规划,涵养优良学风,砥砺意志品格,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主要任务与内容
(一)理想信念与价值目标引领。主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史”学习教育、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等内容,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研讨、座谈交流等形式,筑牢研究生理想信念根基,引导研究生将个人发展同国家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二)爱校荣校与学科专业认同。系统梳理学校及学科专业发展历程中的重大成就、标志性事件和杰出校友事迹,通过校史院史展览、优秀校友分享会、组织新生参观实验室与科研团队等形式,全面展示学校的办学底蕴、学科专业发展脉络、学术前沿动态、师资力量与科研平台,增强研究生对学校及学科专业的认同感、归属感与荣誉感。
(三)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通过科研诚信讲座、学风建设宣讲、导师见面会等形式进行系统的学术规范、学术创新和实践创造教育,引导研究生新生树立良好的科研习惯,严守学术道德底线,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积极营造优良学风校风。
(四)身心健康与校园安全知识。通过专题讲座、朋辈交流、专业辅导等形式开展有关心理适应、人际交往、压力调节等方面的健康知识普及活动,组织文体活动丰富研究生新生校园生活,引导研究生新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研究生学习和生活。围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交通及消防安全、实验室安全等内容,通过情景模拟、应急演练、专家讲座等形式,提升研究生新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安全防范能力,共同维护平安和谐校园环境。
(五)日常管理和培养政策解读。通过新生见面会、导师组会、微信及QQ群等形式,向研究生新生讲解学校及所在培养单位关于研究生日常管理、培养环节、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奖助体系、科研训练、学位标准等方面的相关规定及要求,帮助研究生新生尽快明确学习目标,科学制订学习计划。
三、组织形式及时间安排
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由研究生院(部)组织,采取多职能部门联动、各培养单位协同,分阶段进行的方式,教育周期为2025年暑期到开学后一个月内,分为入学前教育和入学后教育两个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一)入学前教育(2025年暑期)
入学前教育为线上教育形式,由研究生院(部)负责,主要依托西北大学研究生教育公众号(NWUYJSY)、西北大学研究生院(部)网站,结合教育主要任务要求,制作图文、视频等多样化学习资料,按系列分期推送,帮助研究生新生提前了解研究生阶段学习要点与学校基本情况。
(二)入学后教育(2025年9月)
入学后教育以线下集中教育形式为主,由各培养单位根据入学教育任务及要求,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和研究生人才培养需求组织实施。
1.重视实践及体验教育。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馆、侯伯宇纪念馆、博物馆、图书馆、学科专业展览室等校内场馆,通过深入讲解、互动体验等形式,增强其对学校文化底蕴与办学成就的认知与了解。面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实践基地参观、职业资格认证知识讲座、行业专家见面等活动,帮助专业学位研究生强化“专业+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教育。
2.丰富教育形式及内容。以开学第一课、新老生交流会、导师见面会、行业讲座、职业规划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开展入学教育,搭建专家、朋辈、干部、辅导员、校友、行业导师等多元化教育团队,增进教育认同,提升教育质量。
3.开展博士生专场教育。面向博士研究生,在入学一周内组织开展一次线下集中教育,重点解读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制与学习年限规定、科研成果要求、学术诚信准则等核心内容,通过答疑互动、签署学术诚信承诺书等形式,确保博士生新生全面掌握培养要求。
4.开展安全重点教育。面向有实验操作的研究生新生,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重点讲解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常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安全防护知识及应急处理流程等。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单位需制定实验室安全教育专项方案,明确教育内容、形式及考核要求,确保教育实效。
三、工作要求及材料报送
(一)强化组织保障。各培养单位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入学教育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根据学校工作要求和各单位实际制定具体实施计划,确保教育内容全覆盖、教育人员全覆盖。各培养单位于2025年8月30日前将具体实施计划报研究生院(部)。
(二)加强部门协同。研究生院(部)联合保卫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校医院、学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部门,结合工作职责与实际情况,于2025年8月25日形成入学教育专题清单。各培养单位可根据需求与相关部门联系,围绕相关主题开展专题教育。
(三)营造良好氛围。各培养单位应充分利用校园网、新媒体平台等载体,及时报道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的进展情况和特色活动,积极营造育人氛围,深化育人成效,增强入学教育的互动性与感染力。
(四)及时开展总结。各培养单位应及时总结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系统整理图文、视频等活动资料,形成书面总结报告,为建立良好的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长效机制奠定基础。各培养单位于2025年10月15日前将总结报告报送研究生院(部)。
未尽事宜,请联系研究生教育管理办公室。联系人:王全伟;联系电话:88308613。
研究生院(部)
2025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