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管理 >> 研途·故事 >> 正文
郭郎:坚守科研初心,传承“千载之思”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5日 09:28  点击量:

  

从初入校园求知探索,到独当一面应对挑战,他坚守着科研初心,一遍遍将文物碎片拼接,修复起历史的细节,守护文化前行的印记。

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3篇SCI论文,1篇EI论文,主持两项科研项目,合作完成4篇SCI论文、两项国家专利,连续三年获得西北大学研究生一等奖学金,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两次、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奖一等奖,2024年西北大学学术科研类紫藤奖。他是文化遗产学院2020级文物保护学博士生郭郎,从西大出发,把学习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的九年时光化作内在动力,扬帆开启心之向往的未来。













脚踏实地,探索文物保护奥秘

2015年,在一次校园宣讲中,郭郎第一次了解到西北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化学是文物保护不可缺少的一环,在高中时期浓厚的化学兴趣驱使下,他最终选择以第一志愿报考西大,从此与文物保护结下不解之缘。

“刚开始是兴趣驱使,后来是专业激发了我做科研的热情”,四年的学习生活中,郭郎深深感受到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浓厚的学习氛围、老师们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经推荐免试,他选择留在西大继续深造。


硕博期间,他将研究重点聚焦于文物防水材料,跟随导师王丽琴教授和师兄赵星副教授研制出文物加固材料聚氨酯溶液,使聚氨酯单体渗透进文物内部与水分发生反应进行聚合,以此来达到增强文物结构,有效解决一般加固剂的泛白、固化问题,并在此实验基础上发表了Non-whitening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 for heritage protection”“The study of POSS/polyurethane as a consolidant for fragile cultural objects”等多篇SCI论文,与导师、师兄共同申请了国家专利。


丰硕的成果背后,是一次又一次失败后的从头再来。在研究过程中,郭郎需要时刻关注反应瓶中的细微变化。从催化剂温度、搅拌速率等多个方面排除失败原因,这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但他始终怀揣着坚定的决心,积极调整心态,从微小的进步中感受科研乐趣,并与导师和同学反复探讨,总结经验,改进方案。

2021年,西安市曲江新区黄渠头一处进行考古发掘的汉墓里,少见地发现了众多有机类遗存。但由于年代久远、环境阴暗潮湿,这些编织物十分脆弱,湿度接近80%,强度极低,难以提取至实验室进行加固。经过多方比较考量,最终选择使用郭郎所在实验室研制出的聚氨酯材料。在投入使用后,竹笥文物提取的难题得到解决,获得一致好评。

谈及此处,他眼中闪烁着光彩,说道:“第一次下工地,第一次将我们实验做出的材料放进去的时候非常兴奋,我真切感受到做文物保护材料一定要能够落地,落到实处。


(对曲江三爻漆棺现场加固)

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一点,从耗费200ml溶液的小试到20公斤材料的中试,从反复的失败到偶然的成功,所有的辛劳都有了回报。磨砺始得玉成,这份磨炼过后的收获,将化作向前的勇气,鼓励着他克服重重困难,不断探索文物保护的奥秘。




携手同行,与师友共攀高峰

科研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回望自己的科研经历,郭郎庆幸自己能够加入一个互帮互助的群体

“我们实验室氛围非常好,师兄师姐都在真心实意地帮助师弟师妹。”在导师的指导下,实验室中的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建立了完整流畅的科研模式——由老师兜底检查,自己来选择课题并主持,同门之间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各展所长,郭郎与老师、同学并肩同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科研道路上尽情施展才华。


(实验室主要成员合照)

谈及大学时代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郭郎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导师王丽琴教授。大一时与她初识,是在《无机质保护》课程上。课堂上,王教授不仅会讲授相关理论基础和机理,也会搜索最新的文献与同学们分享。扎实的内容、深刻的理论深度,让初涉文物保护领域的郭郎感受到深入钻研的乐趣。


作为创立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的四位老师之一,王丽琴教授始终秉持严谨的科研态度,手把手教学生设计科研方案,甚至精细到每一次样品的数量,并用极高标准要求学术研究,争取完美成果。她常常会强调:“论文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这句话给郭郎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第一次交学年论文,自己修改了很多,自信满满地交上去,但不可想象的是,这一稿就改了20多次,后来我们投稿,又改了20多次,最后得到一份累积修改40多次的稿件。”

在此后的投稿中,他都会像王老师一样反复修改,并将它作为一种习惯坚持下来。200多页的博士论文,在郭郎与老师反复讨论下,目前为止已修改了41稿。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对他而言,王教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的师长,也是帮助他寻找到人生方向,奠定科研基础的指路人。九年的文物保护学习中,郭郎一直将王教授作为自己的榜样,传承这份严谨、踏实的科研态度。

向外行走,解锁人生新篇章

2019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举办文物保护研究、实践与教育国际学术会议,郭郎作为志愿者负责会议接待,接触到许多学术前沿的专家。在博士研究生阶段,他出席了全国第十五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在会议上作有关丝织品劣化的相关研究报告,引起了众多学者关注,并与外校学者进行研究讨论。


2021年,郭郎出席全国第十五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

潜心研究与学术交流同等重要,你一个人埋头做的时候,是封闭在自己空间中的;你和别人交流,你让他们知道你在做什么,你也会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这样就能够共同进步,这是学术研究的一个必要过程。”在一次次交流活动中,他始终紧跟学科领域前沿进展,练就优秀的科研能力。

科研之余,郭郎将目光投向更丰富的人生。研一时,他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担任班级党支部书记,秉持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组织班级党建活动。


(郭郎组织召开党组织生活会)

转博后,郭郎继续担任文化遗产学院文管教师博士联合党支部副书记。他与同学们参与了众多考古调查、实践活动,将专业学习与党建活动结合起来,在有限的时空里,感受着文物历史的无限魅力。

生活不止科研,也有无限乐趣。闲暇时,郭郎会前往文化遗产学院11楼,和导师、同门打乒乓球来锻炼身体。天气好时,他也会走出实验室,骑上自行车,在秦岭山脚下游览风景,从繁重的科研工作中短暂脱离,感受自然气息,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路途漫漫,永葆科研初心

一路走来,郭郎感到十分幸运,自己不曾浪费过时间。正如他所说:“你要知道你想干什么,你要去为之奋斗。”来自小县城的他,始终认为学习就是学生应该做的事。九年的本硕博生涯里,他日复一日地坚守在实验室中,始终保持着认认真真做事的态度,潜心科研。他清晰地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并树立了人生理想,一直朝着既定目标前行。



1989年,西北大学设立全国首个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多年来,一代代西大考古人始终紧密围绕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积极服务国家教育事业总体布局。在西大的学习生涯,让郭郎深刻理解了文物保护的内涵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如果没有文物保护工作者,很多文物就会因无法修复而被直接回填,这是很令人痛心的。保护文物,其实就是保护我们文化自信的来源。

2015年到2024年,郭郎始终步履不停,坚定地走在文物保护研究道路上,向更高处攀登。一步步走到今天,他满怀对西大文化遗产学院的感激之情:“这么多年,如果没有学院、老师的帮助,我真的不会如此顺利地完成学业。”文物保护技术专业不仅为郭郎打下了坚实的文物保护研究知识基础,也帮助他塑造了独立主动的学习观念,成为了一名能担重任,敢探前沿的优秀文保人。


眺望未来,他希望能够以教师的身份继续进行科研,将自己的想法灵感落到实地,推动文物保护材料的不断发展。同时以王丽琴教授为榜样,培养更多的文物保护人才,传承严谨踏实的科研作风,坚守初心,赓续历史文脉。

面对守护“无价之宝”的重任,既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也有“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在西大学习的三千多个日夜里,郭郎在课堂上提高能力,在实验室中深耕研究,在文物保护一线扎根。未来,他将接过文物传承保护的接力棒,踏实坚定地走在热爱的科研道路上。